时间:2022-08-27 15:35:48 | 浏览:1804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老铁
云计算近年可谓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几乎是“沾云必涨”,无论是老牌的微软,亚马逊抑或是salesforce,Adobe,在2020年大放水后,SaaS概念又仿佛成了灵丹妙药,公司只要冠以“某领域的SaaS”就可坐收财富暴涨。
此潮流在2021年第四季度急转直下,尤其在美联储宣布Taper之后,虽然美指仍然保持了稳定和小幅的上扬(2021年内),但过往高估值的云计算板块却遭受了一轮重击,腰斩企业已非少数,最近市场中也鲜有唱多云计算的声音,行业又弥漫着一股悲观之气。
以上现象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当流动性有潜在转折动力时,市场会用手中的钞票投票,对高估值股票抱以审慎态度,也就是说,宏观货币政策调整会改变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
基于以上梳理,我们撰写本文来谈谈以下问题:
1.究竟云计算行业的市值调整到头没有,抑或是究竟市场的底部在哪里?
2.在此背景之下,我国云计算行业又将会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对美股的研究我们主要以BVP纳斯达克云计算指数为参考,该指数里基本包含了美股市场主要的新兴云计算厂商,尤其是近年火爆的SaaS概念,以该指数来一窥美国资本市场对云计算的基本态度。
自2016年开始,BVP指数就以高增长拉开了与美股三大指数的距离,在此期间投资此指数就可获得高收益率,但在上图中,我们亦发现在上个加息周期的2018年,BVP指数的波动性要明显大于三大指数,这也继续验证当外部市场变化时,BVP指数作为高估值板块代表将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一开篇结论。
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BVP指数便出现了大幅的回调,较之高点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压缩,其中不乏高估值腰斩的公司,市场悲观情绪进一步蔓延,截至撰稿并未出现明显回转迹象。
那么就目前情况来看,BVP指数还有多大的回调空间,抑或是说云计算板块触底了么?
我们在此主要参考营收倍数,见下图:
以营收倍数为参考,将BVP指数盘子企业分为头部,中部和底部三类,并统计制作上述图表。
若以2018年市场调整为参考,可以发现除头部企业营收倍数略高之外,其他两类企业估值水平基本回归到了2018年末水平。如前文所述,随着货币政策的调整,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会随之进行调整,且目前大致回到了历史低点水平,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从宣布Taper到目前美股的调整中,资本市场出现了有序的撤离(或调整),简单来说,从前期压缩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估值企业,中期meta,奈飞等头部企业亦开始出现大幅度的调整。如果说预期管理是企业估值能力的锚,那么随着加息周期的临近,“锚”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市场的脆弱和敏感性也在放大,但也随之产生了一个新的争议问题:既然是有序撤离,也就是前期市值压缩的企业会率先满足预期,这是否就说明这些板块在未来会成为“避险”股票呢?
此问题在中概股的问题上也同样出现:既然中概股动辄5折,甚至3折,一旦加息后美股急转直下,中概股率先打折就会成为避险股,以上可归结于调整的时间差问题。
在关于避险的问题上,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模型亦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其中甚至会出现很大分歧,我们在此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从常识推论,一个类别如果被资本看好,且估值处于膨胀期,其表现不仅在于估值绝对值高企,亦意味着品类内企业的估值标准呈现出不一致性,市值评判的标准极为分散,市场会对不同企业会选择性采取拉高估值的方法,或者说头部企业拿到的筹码更多,更容易获得高溢价能力。
上图中横轴为营收增速,纵轴为营收倍数,在BVP指数中,经过近几个月市场的调整,尽管上述点状分布仍然较为分散,但相较前期已经较为集中了,也就是说,增速与营收倍数越来越向正相关性靠拢。
考虑到美股大盘在加息开始前后仍然会处于动荡周期内,BVP指数很难独善其身,我们只在此做以下结论:
其一,在极为痛苦的调整过程中,资本市场对美国云计算行业的定价开始趋于理性,估值水平回落,市场挤出泡沫,价值的山峰开始显现;
其二,接下来BVP指数仍然会是动荡的,但如果依上述趋势进行,则意味着该板块会率先完成价值回归,是可以考虑美股加息后期的价值投资的。
对美股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也大致知道了成长性与估值的正相关性关系,这对于我们客观理性解读中国云计算行业大有裨益。
回到中国市场,云计算在我国市场一直是一个最热门的行业,但在一些具体的观点中又存在一些争议,诸如市场份额的问题,又诸如SaaS和IaaS行业景气度的切换问题等等。
我们选择将其放置在基础设施投入这一背景下,毕竟无论是企业采购抑或是政府采购,其最终落脚都属于资产性投入。
进入2022年之后,宏观经济拉动究竟是靠旧基建还是新基建的问题上有许多讨论,尤其在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880亿元之后,关于钱投在何处又引起了争议,这对于未来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简单判断:1.新旧基建都是需要的,偏向哪方都是不客观;2.新基建的权重要高于往年,而云计算又会随着新基建走,整个行业会因为政策的偏向而呈现利好。
以近期的“东数西算”为例,其逻辑为要将以往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数据运算能力迁移至成本低廉的西部地区,借此机会要拉平东西部地区数字化水平分布不均的现状,而在此过程中又会有大量的属于旧基建的工程与新基建配合,如果说以往的新旧基建相互割裂,那么2022年的新旧基建就会出现你中有我的局面。
再比如《关于促进云网融合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将目标定向了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
如果说上一轮的基建是以高速公路和高铁建设推动城乡发展,实现了经济高质发展,那么目前的情况,政策端很显然希望通过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全国普遍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
如下图所示,2019-2021年东、中、西、东北地区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情况
东西部在信息化基础设施面前是存在较大的不对等性的,如果说东部地区是商业和用户需求自然产生的结果,那么如果要实现中西部共同繁荣,就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从云计算构成来看,包括我本人在过去都认为IaaS增速可能要让位于SaaS,理由为当云计算完成第一轮的基础设施投入之后,会越来越向应用端发展,SaaS就会是重头戏。
但在现实中,SaaS的发展并未尽随人愿,下图是statista网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我国云计算分类别增长情况。
可以看到尽管阿里云和腾讯都在积极推动SaaS的发展,但无论是过去还是分析机构对未来的判断,拉动我国云计算发展的还是IaaS(SaaS只在2020年短暂超过IaaS),关于SaaS发展为何滞后已经有许多争论,包括商业模式,基础设施不同以及原创软件能力等等,而在“东数西算”推动下,IaaS的价值将会继续强化。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工业云会是未来的一大方向,毕竟主流云计算厂商都在力推工业云的相关产品,提高向工业部门兜售产品的能力,但我们对近期的工业云不抱太大乐观,理由为当下工业部门的主要课题在于保增长,提效益,并稳定杠杆率,在现时的生存压力下很难有对云的强大需求。
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当下我国云计算现状做如下总结:
其一,将云计算置于基建大背景下,近两年的行业是保持乐观的,以BVP指数为参考,保守估计以我国公有云现有增速为依据,其营收乘数应该节约保持在10倍左右,行业总市值会在3500亿美元上下,也就是超过2万亿元的规模,说这仍是一片蓝海是不为过的;
其二,在工业云的现状以及我国此轮云计算的使命等因素下,这就使得政府会成为云计算的最重要的采购者(没有之一),这就会对云计算厂商有更高的要求,诸如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及信用问题等等。
那么接下来我们如何来判断云计算厂商的市场份额和估值问题。
由于篇幅和公开信息所限,此部分将较为简短,主要分享思考框架。
迄今为止,阿里云都占据着我国公有云第一市场份额,且市场增速保持在中高速周期内,但在2021年后几个季度内,其增速开始出现明显下调,从50%降到了30%上下。
根据前文对BVP指数的分析,我们认为云计算的估值能力是取决于增速,高盛在2021年给了阿里云接近1300亿美元的增速,以彼时阿里云的速度管理,该估值也是符合逻辑的,但如果速度下来,加之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要很难保持此估值能力。
因此,对阿里云的看法我更倾向于:短期内市场份额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但更侧重于观察增速和新客户的获取能力。
对于腾讯云和华为云为代表的追赶型云计算厂商,我们则倾向于判断:1.增速,谁的增速最快谁就吃到了此轮市场的最大红利;2.除云计算的基础性服务之外,是否可以通过创新手段拿到更多的可能性,如腾讯云在SaaS平台端的优势,华为云的品牌优势等等,更容易获得政府的青睐。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由于主流云计算厂商要么未能上市,要么在母公司的怀抱中,投资者以此衡量母公司的估值尚可,但很难直接投资云计算厂商,加之SaaS时代并未真正到来,投资者对行业的参与感是比较弱的。
在此环境下我们要么对云计算行业进行宽口径投资,将IT基建也纳入云计算盘子,诸如数据库,服务器等厂商等可作为备选企业研究,云计算的红利也大概率要外溢到周边领域,要么在对母公司进行合理估值后,对云计算进行间接投资。
总之,云计算是一个不断处于变化中的行业,尤其兼具周期性和短期波动性双重特点,使得我们很容易被表象迷惑而忘了根本逻辑。
你是不是也有过标题这样的困惑?云计算已经够让你理不明白了,这时候有人再来问你一嘴雾计算,霾计算又是啥。这下你彻底蒙圈了,许久无语凝噎。今天这篇文章,来给你理理:云(cloud)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是一种将可伸缩、弹性、共享的物理和虚拟资源池以按需自服务的方式供应和管理,并且提供网络访问的模式。——《信息技术 云计算 概念与词汇》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来解释,就是针对本地的计算量较大的任务,可。
公有云计算平台使企业能够使用全球服务器补充其私有数据中心,将基础设施扩展到任何位置,并根据自身需求扩展和缩减计算资源。这些公私混合云为企业计算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价值和安全性。但在全球各地实时运行的AI应用可能需要巨大的本地处理能力。
智观天下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珊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政企进入数字化转型阶段,云计算作为新兴信息技术之一,支撑着数字经济发展,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石。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云服务市场,也是增速最快的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
来源:【通信信息报社】(记者 陈锦锋)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新IT重塑企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新IT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中成为主流创新方向。
中商情报网讯: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市场现状随着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云计算的渗透率大幅提升,市场。
社会数字化的成效不仅落实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市场数字更为直观:据Gartner和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数据,2021年整体规模已经增长至。题图 | 视觉中国多年前,提起“云”或许很多人还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但今天,大众对“云”的感知越来越强烈了。
2022中国算力大会官方供图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7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表示,电是工业经济的基础,而云计算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我们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数字经济,。
在 InfoQ 成立 15 周年之际,InfoQ 编辑部发起了“2007-2022:云、运维、架构、前端的 15 年演进史”特别策划,将和业内专家共同盘点云计算、运维、架构、前端四大技术领域的演进历史,试图从几个切面窥见 IT 技术的演进规
2021年3月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云计算列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实施上云用云行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云计算作为
一、中美对标,从产业链价值分布、企业生命周期看估值1.1 云计算产业蓬勃发展,估值中枢上移9 月 15 日,美国 SaaS 科技公司 Snowflake 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后股 价暴涨 104%,当日市值超过 700 亿美元,巴菲特旗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老铁云计算近年可谓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几乎是“沾云必涨”,无论是老牌的微软,亚马逊抑或是salesforce,Adobe,在2020年大放水后,SaaS概念又仿佛成了灵丹妙药,公司只要冠以“某领域的S
中商情报网讯: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一、云计算定义云计算不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而是一种全新的网
一、概述云计算是与信息技术、软件和互联网等相关的一种服务,其核心是以互联网为中心,为用户提供快速且安全的服务与数据存储,让每一个使用互联网的客户都能使用网络上的庞大计算资源与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类型一般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
我们【科技特训营】每周四有一场线上直播,深入分析科技产业前沿趋势,帮企业家提升科技素养,帮企业提升科技竞争力。11月6号周四晚八点,我分享了一次课程直播:《云计算产业趋势与机会》。一提到云计算产业,你可能就会想到那一大堆专家们张口闭口总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