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0:06:45 | 浏览:2513
AV 功放、多声道音箱给人的印象是设定比较繁复,越是高端机就越多设定,要整到靓声就越困难。不过雅马哈最新推出的旗舰 AVENTAGE 系列,就引入了一个相当特别的技术「A.I.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因应播放中的场景选择最佳的音效设定,这次就用 RX-A3080 试下。
雅马哈新一代的 AVENTAGE 系列 RX-A1080、RX-A2080、RX-A3080 合并机以及 CX-A5200 前级功放都支持了 Surround:AI 技术。「人工智能」讲起来很神秘,其实也是源自品牌最出名的 DSP 技术。雅马哈 的 Cinema DSP 可以营造出各种不同、逼真的音场空间,也是 fans 喜爱雅马哈 AV 功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音效处理方面累积的丰富经验和技术,加上庞大的音效数据库,雅马哈就让功放可以通过 Surround:AI 技术将每一个播放场景同数据库作对比,实时调整音效输出来获得最佳效果。
RX-A3080 支持 Dolby Atmos 和 DTS:X 音效,不过在启用 Surround:AI 之后就会采用雅马哈自家的 DSP 音效处理。
启用 Surround:AI 之后,机身前面板的「AI」标志就会亮起,表示正在使用 Surround:AI 模式。
Surround:AI 在功放处理音效之前,会撷取音效特性、再和自家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从中选择出最适合的优化处理方式。
RX-A3080 可以叫出 Info 选单、显示出 Surround:AI 的运作状态,包括加强人声、提升音场连贯性,或者增强各种音效等等。
这次测试的 RX-A3080 配备了 9 声道放大、每声道提供 230W 输出,配合额外的后级可以提供 11.2 声道环绕声效。支持 Dolby Atmos 及 DTS:X,同时可以使用 CINEMA DSP HD3 处理,而且新增了「Enhanced」模式。自动音场设定有多点测量 YPAO R.S.C.Z(反射声音控制)声音优化,提供 3D、64bit 精准的 EQ 计算及多角度测量。7 入 3 出的 HDMI 接口支持 4K/60P(4:4:4)视频信号 pass-through,兼容 HDCP 2.2 以及 Dolby Vision、HLG 等现时主流的影像规格,另外通过固件升级也可支持 eARC,影音功能很齐全。
比起上代 RX-A3070 一个改变就是,取消了前置的 HDMI 接口,阿炽自己的经验这个前置接口的确很少用,对实际使用影响不大。
机背设有 7 入 3 出 HDMI 接口,全部兼容 HDCP 2.2 以及支持 4K HDR 视频信号。
9.2 声道设计,支持 11.2 声道音效处理,配合额外的后级就可以支持到 7.2.4 音效。
跟机会有 YPAO 的收音咪及支架,用作在多点测量及计算音效作自动音场校正。
RX-A3080 作为 AVENTAGE 旗舰系列里面的旗舰,用料方面也属顶级之作。配备了高音质的 ESS ES9026PRO 及 ES9007S SABRE DAC 芯片,机身采用了兼顾视觉和听觉的铝质前置面板。内部 H 型交叉框架、高刚性底盘及双层底盘结构有效提升机身稳定性,加上 A.R.T. Wedge 防振技术,提供机底中心的第五支撑点等等,都是 AVENTAGE 经典的高质机身设计。
铝制前面板质感相当之好,机身重量接近 20kg,用料十足,也采用了大量 AVENTAGE 旗舰系列的经典设计。
机身内部采用了 H 形横杆加固,提升机身刚性及稳定性。
除了「正常」4 个机身脚座之外,机底中间还有 A.R.T(Anti Resonance Technology)共振抑制脚座,提升机身运作时的稳定性,减少火牛及整体机箱的振动、提升音质。
除了是一部 AV 功放,RX-A3080 的音乐播放功能和规格一样好全面,本身支持 11.2MHz DSD 以及最高 32bit/384kHz 的 WAV 解码,也兼容 AirPlay、Spotify 等串流平台,想要高素质播 Hi-Res 档案、或者方便地网络串流音乐都可以。另外除了 RCA 的模拟输入、输出之外,RX-A3080 还有埋两声道 XLR 平衡输入及输出,作为两声道解码或者放大器都可以。新机当然都支持雅马哈自家的 MusicCast 网络串流功能,方便自组 Multi-room 系统,现在还可以连接无线后置音箱(MusicCast 20、MusicCast 50),玩环绕声更方便,也是市面上少有 AV 功放直接就可无线连接后置的设计。
机身直接设有 Pure Direct 快捷键,方便听歌的时候使用,关闭不必要的电路减少干扰提升音质。
除了 RCA 环绕声 Pre-out 之外,RX-A3080 还设有两声道 XLR 平衡输入及输出,对听歌人士来说有需要可以用 XLR 更靓声接驳。
除了新的选单布局之外,遥控器亦都采用了新的全黑一体式设计。
MusicCast 20(左)和 MusicCast 50(右)除了可以独立作为蓝牙、网络音箱使用之外,还可以配合 RX-A3080 作为无线后置使用。
雅马哈 的 AV 功放一向设定都好丰富,尤其是音效相关的项目,不过亦都因此选单结构稍为复杂,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较为难用。不过这次新一代机款就采用了全新设计的选单,将所有选项设于左边,而右边就详细列出了不同项目的解释,虽然 RX-A3080 的功能设定好丰富,但是用起来依然方便和清晰好多,值得一赞。
新选单全部采用了左、右「分屏」的设计,指示很详细,比起之前的设计清晰易用一点。
继续保留了以往的音箱图像配置显示,方便看回分频点、距离等信息。
支持 Bi-Amp、额外后级连接 7.2.4 等不同的设定。
通过 YPAO 测量之后,由距离、分频点、音压 ,甚至角度等的信息都有齐,而且准确度相当高。
YPAO 亦提供了 Flat、Front、Natural 等不同的设定,方便用户因应自己的器材以及声音偏好来选择。
播片的时候亦都可以叫出 Option 选单作一些快速的音效调整,包括高低频、Lipsync、Extra Bass 等等。
画面的左下角可以叫出 Surround:AI 的图像显示标志,让用户可以大概了解现时正在使用中的音效处理。
左边就是正在增强人声输出,右边则是增强前方的环绕声效,相当容易理解。
试听影音或者音响器材,最怕就是在试音室试到效果好好,回到家里用就差一截。所以这次除了在雅马哈的通利琴行试音室测试之外,还借回公司的试音房再详测,看一下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和设置之下,RX-A3080 的表现如何。首先「剧透」一下,虽然在试音室是采用了额外后级玩 7.2.4,试音室只系 5.1.4,不过 RX-A3080 在两种环境同设置之下,做出来的音场都相当完整,当然 7.2.4 在某些环境细节声,尤其是两边和后方的音效会再细致一点,不过 5.1.4 的效果已经好令人满意,整体空间感十分立体,无论是人声、爆炸声等主音效都好突出抢耳,同时仍保持到周围的细节,YPAO 自动音场调校和 Surround:AI 的表现应记一功。
启用 Surround:AI 之后,系统就会全面接管音效处理,所以用户亦都没得选择不同音效设定,包括 Dolby Surround、DTS Virtual:X 等 up-mixing 方式。
虽然 Surround:AI 好像有些许神秘,其实通过遥控可以叫出一个信息接口,看电影时在左下角显示,就可以知道 Surround:AI 正在加强边一种环绕声效以及左右声道平衡等等。看《巨齿鲨》时做 A/B 比较,明显感受到水声的质感更强,李冰冰在水底被群鲨围绕时,流水声更突出,令整个水底空间感更加 3D。不过播《头号玩家》赛车一段,由于部分声效比较混乱,有时就会低频过多,稍稍盖过人声及少了部分环境细节。不过整体上较大动态、环绕效果较多的场景,Surround:AI 都可以做到一定的音效提升,文戏的提升就较不明显。
这次的设定方式十分简单,就是先做 YPAO 自动音场校正,然后再启用 Surround:AI,完成!中间稍稍微调了少少音箱距离和输出的参数,不过都是阿炽强迫症发作而做的小调整,其实 YPAO 的测量准确度已十分高,甚至连好难校准的超低音都可以计算的相当准确,加上有角度等信息,基本上系统接驳或者摆位上有甚么问题都可以实时察觉。播《坚不可摧》轰炸一段,启用 Surround:AI 之后,低频的动态明显更强劲一点,半空枪战时子弹破风声更加凌厉突出。同直接推高超低音相比,Surround:AI 会在需要的场景先加强低频,在轰炸机内有人声对话时,就加强了人声输出,在周围有凌乱爆炸音效时依然保持到清晰的对话。去战机外机关枪扫射的场景,又会自动加强返环绕声效,而且子弹破风的定位同方向感都更明显,加了「味精」但效果很讨好,尤其 RX-A3080 的驱动力相当强,即使是后置和后中置的输出都相当有力,冲击效果亦都相当足够,间接提升了整体音效的立体感。
播碟或者串流看电影,最理想当然是一个设定全部通用,现实是不同影碟的动态、声压、高中低频效果等设定都各有不同,甚至同一只影碟的不同段落,有时都需要不同设定,好像阿炽这类较执着细节的用户,有时看一部电影都要忙碌地较来较去试效果。而 Surround:AI 就好像一边看电影、一边有个专家跟自己微调音效设定,虽然 AI 始终只是 AI,以试机个几星期的经验来说,都有一两成的场景出现「帮倒忙」的情况,不过大约六、七成的场景都是对音效有提升,大动态场景特别明显,加上 RX-A3080 的顶级配置,可以说玩旗舰机从未如此易用又有抢耳、讨好的效果。
产品规格
RX-A3080
声道:9.2 声道(11.2 声道处理)
最大输出功率:230 W × 9(4 ohms, 1 kHz, 0.9% THD, 1-ch driven)
环绕声解码:Surround:AI、Dolby Atmos、Dolby TrueHD、Dolby Digital Plus、Dolby Surround、DTS:X、DTS-HD Master Audio
输入接口:HDMI × 7、USB、同轴 × 3、光纤 × 3、RCA Audio × 9、Phono、色差 × 2、RCA Video × 4、XLR(2 Ch)
输出接口:HDMI × 3、超低音 × 2、耳机、XLR(2 Ch)
体积:435 x 192 x 474mm
重量:19.6kg
售价:港币 $19,780
作者:炽,摄影:S.WONG
全新一代2021款雅马哈Vino50踏板车已完成更新,日前在日本本土上市。Vino是一款既可爱又特别的“小精灵”,是女学生和女白领最爱的车型之一。其特别之处在于,她是本田与雅马哈两个大品牌的结合体,从2016年开始,Vino便搭载了由本田
重点来了:雅马哈中国总经理,濑户浩之新官上任,从他的个人履历到发布会现场的。6月14日,继T-MAX530 DX版之后,云南昆明,雅马哈同时发布YS150与YBR150Z两款国四车型,官方售价分别为11000元和8580元。
雅马哈TMAX530DX与雅马哈MT-09街车同时发售的还有雅马哈TMAX530DX,踏板车之王。搭载530cc双缸水冷8气门发动机,扭矩峰值53牛米功率33千瓦。皮带传动无级变速。搭配液晶显示屏,定速巡航,切换,自由切换行驶模式,分为城市
关注机车网,每晚9点17分JC君和你一起聊摩托好,下面开始聊车。为了对抗杜卡迪Scrambler等车型,雅马哈也推出了2017款的复古大排SCR950,它的目标是年轻骑士,在他的宣传片中,就在着重描述一种“悠闲+激情”的摩托车生活想要了解它
同级川崎Ninja400买到了4.98W,KTM的RC390也要5.098W,这价格虽然说不上有多实惠,但也算是合理,面对全新的R3您会。就在昨天雅马哈终于公布了YZF R3的售价4.68W,可谓是让车友们大大地出了一口气,这次没有被放鸽子。
NMAX125可能要来了本田Lead125国产化的信息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有所耳闻,并且随着这款车申报信息的曝光,有购车意愿的车友已经将这款车型当成了目标,并在苦苦等待。作为一款在海外市场上已经服役了。本田LEAD125上场后,雅马哈会派谁应战。
说到雅马哈YZF-R7,笔者这年纪的骑士,可能第一个会想到的是 1999 年限量推出的四缸跑车 YZF-R7,仅 500 辆的数量主要是为了符合 WSBK 超级摩托车世界锦标赛与铃鹿 8 小时耐久赛的赛事标准,因此规格上几乎只需要稍加改装,
可能很多车友都有一台中大排量的摩托车出去摩旅或者跑山,然后再搭配一台省油的小踏板日常通勤代步,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大家对通勤踏板的要求并不仅限于省油,对个性的追求也愈发明显。面对日益上涨的油价,今年的125级别踏板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大家关心。
我是骠骑府,摩托车评论人,欢迎关注!今天是3月18日,雅马哈推出了一款跨界风格的125踏板车——FORCEX福颖C69,售价8980元。从产品命名上可以看出福颖C69与福喜之间的关系,FORCE是雅马哈踏板中的运动风格系列,“X”代表一
雅马哈向巴西市场发布了2023款FAZER FZ15,该车系在当地市场似乎备受欢迎,不仅例行更新换代很勤快,还有各种特仕联名款,比如FZ25的漫威英雄系列。这次排量稍小的FZ15倒是走在了前面,算算这已经是第四代V4.0版本了。
雅马哈TMAX一直可以说是大型运动踏板中的王者,从2000年诞生至今不断改款进化,在2019年更是将排气量提升到560cc。不过雅马哈显然还不满足,11月16日于欧洲突然发布了全新改款2022款TMAX。
这两年ADV跨界踏板成为新的流行趋势,厂商们也乐此不疲的玩起跨界概念,其实最早的ADV跨界踏板正是雅马哈的创新,1988年的第一代雅马哈BWS“鸭子”首次将“越野”和踏板车结合起来。今天雅马哈也发布了一款城市越野风格的小踏板,售价8980元。
雅马哈(Yamaha)刚刚推出了 2023 款 E-Vino,带来了多项功能参数升级和新的颜色选项。由于价钱实惠且易于使用,具有复古外观的该系列电动踏板车,在日本本土市场有一大票忠实的追随者(可惜不对外销售)。
去年雅马哈发布了新款BW"S,而今年又将目光投入了热门运动中型踏板FORCE,昨天正式在台湾省发布新款FORCE2.0,预售优惠价9.9万元台币,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在2.27万元左右。作为SMAX的衍生车型,雅马哈FORCE自2016年上市以。
9月5日,日本大厂雅马哈宣布,在当地推出E-Vino电动踏板车的2023版本。E-Vino是一款主打复古经典的两轮电动车,只在日本市场销售。(图片来自雅马哈官方)据小雷了解,雅马哈E-Vino两轮电动车是基于Vino改进而来的,由于V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