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2:33:58 | 浏览:154
早期,人类必须通过如轮子、火之类的工具和武器与自然做斗争。15世纪,古腾堡发明的印刷机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广泛的变化。19世纪,工业革命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电力,这促进了制造、交通和通信的发展。20世纪,人类通过对天空以及太空的探索,通过计算机的发明及其微型化,进而成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万维网和智能手机,持续不断地向前进。过去的60年已经见证了一个世界的诞生,这个世界出现了海量的数据、事实和信息,这些数据、事实和信息必须转换为知识(其中一个实例是包含在人类基因编码中的数据,如图1.0所示)。本章介绍了人工智能学科的概念性框架,并阐述了其成功应用的领域和方法、近期的历史和未来的前景。
图1 包含在人类基因编码中的数据
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因人而异。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是通过非生物系统实现的任何智能形式的同义词;他们坚持认为,智能行的实现方式与人类智能实现的机制是否相同是无关紧要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必须能够模仿人类智能。没有人会就是否要研究人工智能或实现人工智能系统进行争论,我们应首先理解人类如何获得智能行为(即我们必须从智力、科学、心理和技术意义上理解被视为智能的活动),这对我们才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开发一个能够像人类一样行走的机器人,那么首先必须从各个角度了解行走的过程,但是不能通过不断地声明和遵循一套规定的正式规则来完成运动。事实上,人们越要求人类专家解释他们如何在学科或事业中获得了如此表现,这些人类专家就越可能失败。例如,当人们要求某些战斗机飞行员解释他们的飞行能力时,他们的表现实际上会变差 [1]。专家的表现并不来自于不断的、有意识的分析,而是来自于大脑的潜意识层面。你能想象高峰时段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并有意识地权衡控制车辆的每个决策吗?
想象一下力学教授和独轮脚踏车手的故事[2]。当力学教授试图骑独轮车时,如果人们要求教授引用力学原理,并将他成功地骑在独轮车上这个能力归功于他知道这些原理,那么他注定要失败。同样,如果独轮脚踏车手试图学习这些力学知识,并在他展现车技时应用这些知识,那么他也注定是失败的,也许还会发生悲剧性的事故。关键点是,许多学科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是在人类的潜意识中发展和存储的,而不是通过明确请求记忆或使用基本原理来学会这些技能的。
在日常用语中,“人工”一词的意思是合成的(即人造的),这通常具有负面含义,即“人造物体的品质不如自然物体。但是,人造物体通常优于真实或自然物体。例如,人造花是用丝和线制成的类似芽或花的物体,它不需要以阳光或水分作为养料,却可以为家庭或公司提供实用的装饰功能。虽然人造花给人的感觉以及香味可能不如自然的花朵,但它看起来和真实的花朵如出一辙。
另一个例子是由蜡烛、煤油灯或电灯泡产生的人造光。显然,只有当太阳出现在天空时,我们才可以获得阳光,但我们随时都可以获得人造光,从这一点来讲,人造光是优于自然光的。
最后,思考一下,人工交通装置(如汽车、火车、飞机和自行车)与跑步、步行和其他自然形式的交通(如骑马)相比,在速度和耐久性方面有很多优势。但是,人工形式的交通也有一些显著的缺点——地球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公路,充满了汽车尾气的大气环境,人们内心的宁静(以及睡眠)常常被飞机的喧嚣打断[3]。
如同人造光、人造花和交通一样,人工智能不是自然的,而是人造的。要确定人工智能的优点和缺点,你必须首先理解和定义智能。
智能的定义可能比人工的定义更难以捉摸。斯腾伯格(R. Sternberg)就人类意识这个主题给出了以下有用的定义:
我们都很熟悉标准化测试的问题,比如,给定如下数列:1,3,6,10,15,21。要求提供下一个数字。
你也许会注意到连续数字之间的差值的间隔为1。例如,从1到3差值为2,从3到6差值为3,以此类推。因此问题正确的答案是28。这个问题旨在衡量我们在模式中识别突出特征方面的熟练程度。我们通过经验来发现模式。
不妨用下面的数列试试你的运气:
a.1, 2, 2, 3, 3, 3, 4, 4, 4, 4, ?
b.2, 3, 3, 5, 5, 5, 7, 7, 7, 7, ?
既然已经确定了智能的定义,那么你可能会有以下的疑问。
(1)如何判定一些人(或事物)是否有智能?
(2)动物是否有智能?
(3)如果动物有智能,如何评估它们的智能?
大多数人可以很容易地回答出第一个问题。我们通过与其他人交流(如做出评论或提出问题)来观察他们的反应,每天多次重复这一过程,以此评估他们的智力。虽然我们没有直接进入他们的思想,但是相信通过问答这种间接的方式,可以为我们提供内部大脑活动的准确评估。
如果坚持使用问答的方式来评估智力,那么如何评估动物智力呢?如果你养过宠物,那么你可能已经有了答案。小狗似乎记得一两个月没见到过的人,并且可以在迷路后找到回家的路。小猫在晚餐时间听到开罐头的声音时常常表现得很兴奋。这只是简单的巴甫洛夫反射的问题,还是小猫有意识地将罐头的声音与晚餐的快乐联系起来了?
关于动物智力,有一则有趣的轶事:大约在1900年,德国柏林有一匹马,人称“聪明的汉斯”(Clever Hans),据说这匹马精通数学(见图1.1)。
图2“聪明的汉斯”(Clever Hans)—— 一匹马做演算?
当汉斯做加法或计算平方根时,观众都惊呆了。此后,人们观察到,如果没有观众,汉斯的表现不会很出色。事实上,汉斯的天才在于它能够识别人类的情感,而非精通数学。马一般都具有敏锐的听觉,当汉斯接近正确的答案时,观众们都变得相对兴奋,心跳加速。也许,汉斯有一种出奇的能力,它能够检测出这些变化,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5]虽然你可能不愿意把汉斯的这种行为归于智能,但在得出结论之前,你应该参考一下斯腾伯格早期对智能的定义。
有些生物只体现出群体智能。例如,蚂蚁是一种简单的昆虫,单只蚂蚁的行为很难归类在人工智能的主题中。但是,蚁群对复杂的问题显示出了非凡的解决能力,如从巢到食物源之间找到一条最佳路径、携带重物以及组成桥梁。集体智慧源于个体昆虫之间的有效沟通。第12章在对高级搜索方法进行讨论时,将相对较多地探讨涌现智能和集群智能。
脑的质量大小以及脑与身体的质量比通常被视为动物智能的指标。海豚在这两个指标上都与人类相当。海豚的呼吸是自主控制的,这可以说明其脑的质量过大,还可以说明一个有趣的事实,即海豚的两个半脑交替休眠。在动物自我意识测试中,例如镜子测试,海豚得到了很好的分数,它们认识到镜子中的图像实际上是它们自己的形象。海洋世界等公园的游客可以看到,海豚可以玩复杂的戏法。这说明海豚具有记住序列和执行复杂身体运动的能力。使用工具是智能的另一个“试金石”,并且这常常用于将直立人与先前的人类祖先区别开来。海豚与人类都具备这个特质。例如,在觅食时,海豚使用深海海绵(一种多细胞动物)来保护它们的嘴。显而易见,智能不是人类独有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许多生命形式是具有智能的。
你应该问自己以下问题:“你认为有生命是拥有智能的必要先决条件吗?”或“无生命物体,例如计算机,可能拥有智能吗?”人工智能宣称的目标是创建可以与人类的思维媲美的计算机软件和(或)硬件系统,换句话说,即表现出与人类智能相关的特征。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机器能思考吗?”更一般地来说,你可能会问,“人类、动物或机器拥有智能吗?”
在这个节点上,强调思考和智能之间的区别是明智的。思考是推理、分析、评估和形成思想和概念的工具。并不是所有能够思考的物体都有智能。智能也许就是高效以及有效的思维。许多人对待这个问题时怀有偏见,他们说:“计算机是由硅和电源组成的,因此不能思考。”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计算机表现得比人快,因此也有着比人更高的智商。”真相很可能存在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不同的动物物种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我们将阐述人工智能领域开发的软件和硬件系统,它们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我们对评估动物的智商不太关注,尚未发展出标准化的动物智商测试,但是对确定机器智能是否存在的测试非常感兴趣。
也许拉斐尔(Raphael)[6]的说法最贴切:“人工智能是一门科学,这门科学让机器做人类需要智能才能完成的事。”
(文章摘选自人工智能(第2版))
2022WAIC元宇宙展区 汤彦俊 摄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郑莹莹)步入第五年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幕很“元”气。2022WAIC展区 汤彦俊 摄 当天的开幕式会场,分“实”“虚”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带来什么?在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机器人打扫卫生、送咖啡、专业消毒等辅助人类的应用场景集中展出,而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共促的趋势,则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万物智联的AI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会现场,一览未来“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在6月25日召开的招商银行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正在探索银行3.0模式,即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金融科技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投入。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近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刘嘉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演讲《脑与人工智能:站在进化的节点上》。他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比,但它发展迅猛,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扮演的仿生人大卫表面上对人类亲切友好,但实际上却通过一系列行为为人类带来灾祸。而在现实中,如霍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都曾警告过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人工智能灭世论”的支持者而
未来一段时间本人将不定期的以系列文章形式,分享本人在学习人工智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本文将介绍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场景、一级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重要术语。1. 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AI程序被称为智能代理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高杲 徐莉莎 文/图“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10月13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徐葳这样解释他对“好技术”的理解。与会者也普遍认为,这样
人工智能作为近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纵观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从无人驾驶到智能硬件、“围棋高手”到智能翻译……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与其广泛应用恰恰相反的是,人工智能的内涵却鲜为人知,晦涩的文字表述也赋予了
昨日,百度正式发布了一款名为丘比特的对话式智能社交助手,正式向社交领域开始进军。在百度发布的一段宣传视频中也显示了该助手的具体使用方法,丘比特的存在可以依托第三方设备,不仅仅只是手机端,还有可能在更多可穿戴的设备上,不如眼镜,手表等;视频显
2016年初,初创型科技公司寒武纪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曾经面向国内市场推出首款商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处理器——人工智能处理器1A,该款人工智能处理器可应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无人驾驶和安防等
在宁波奇点机器人体验馆,机器人正与一位观众现场围棋“对弈”。不久前,成都某公司开发的机器人和高考状元展开了一场解答高考数学题的较量,虽然机器人最终落败,但其理解语义、逻辑分析以及快速学习的能力令人赞叹。从简单的娱乐游戏到辅助人类智慧决策的工
打开电脑,通过对话式AI平台查看机器人测试结果,标注机器人的应答准确率,分析机器人错误原因,对机器人进行调整、优化……伴随着手指敲击键盘的“啪嗒啪嗒”声,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资深人工智能训练师周爽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调教”人工智能产
农历兔年首周交易日(1月30日-2月3日),A股深证成指震荡走强,上证指数、创业板指震荡走低。截至2月3日收盘,沪指报3263.41点,周跌0.04%;深成指报12054.30点,周涨0.62%;创业板指报2580.11点,周跌0.23%。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英文缩写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目的在于尝试使用计算机技术生产出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智能机器,包括但不仅限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等系统。人工智能的智能表现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近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