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05:18:18 | 浏览:24
相信很多人的 Mac 系入门产品便是 MacBook Air,因为它几乎是刚需人士最尊重肩膀的选择:轻、薄、性能还不错、外观锋利炫酷。因此,当这个久未更新的单品以熟悉的姿态在发布会登场时,很多人还是惊呼连连。
首先要说的便是外观。1.25 千克,其实要比 12 寸 MacBook 还要稍微重一点,不过你大概很容易被它的外观带入错觉,因为新 MacBook Air 依旧采用了锥形收边造型,对于多数人(尤其是女生)而言,这是最能找回 MacBook Air 熟悉感的一点,同时也会让用户感觉比实际重量更轻一些。颜色上,拥有金色、银色和深空灰色三种颜色可以选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材质,它是第一款以 100% 再生铝金属打造的 Mac,所以,购买它也确实是为环保助力了一把,而且当发布会上提到这一点时,现场的欢呼声持久不绝,可以说大家都为 Apple 的担当表达了鼓励,因为看似简单的一个调整,背后却有着大量不为人知的工作,例如如何确保转换到新型铝金属材质时着色均匀、品质一致,都是巨大的考验。
MacBook Air 配有两个雷雳 3 端口(终于),也就是说 Apple 一并统一了现在全线 Mac 产品的接口。其实对于现今已经算普及的雷雳 3 来说,应该比以前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毕竟它确实方便:仅用区区一个接口,就将数据传输、充电和视频输出功能集于一身,数据吞吐最高可达 40Gb/s,实在要接以前的移动硬盘,也只需要一个转接器。
另一侧,没有像 MacBook Pro 那样再补足两个雷雳 3 端口,而是仅仅保留了耳机孔,这也算对于轻薄和易用性的妥协,好在耳机孔还有,对于需要长时间戴耳机工作的人来说,这样的配置也非常人性化。
触控 ID 的搭载绝非仅仅只是为了开关机,另外,你不再需要输入任何密码,用指纹就能立即访问经过加密的文档、备忘录和系统设置,以及用 Apple Pay 在线付款。这对于统一全线 Apple 使用体验也至关重要,毕竟大家都习惯了用生物特征进行基本的通关。对于简化 Mac 上的操作步骤,甚至对接到大家日益习惯的 iOS 通关方式上,这回 MacBook Air 跟进 MacBook Pro 上的触控 ID,是一个标志。
没错,视网膜显示屏。这对 MacBook Air 来说是第一次,也是必然的一步。尤其显示屏延伸至机身边缘,边框宽度仅为前代产品的一半。普通人几乎看不出它和 12 寸 MacBook 的屏幕显示差别,不过和 MacBook Pro 相比还是能轻微感受到差异。
在键盘上 MacBook Air 也下足了功夫。新 MacBook Air 当然采用了蝶式结构按键,这项工艺久经 12 寸 MacBook 兼顾轻薄的考验,可以说已经进化到很稳定的程度——稳定性是传统剪刀式结构的 4 倍,手感上而言更舒适,响应更灵敏。而且,每个 LED 背光按键都带有环境光传感器,有助于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输入。力度触控板也增大了 20%,能够感应微小的压力差异,这样一来与 Mac 互动的方式就更多了。
让我们更加感到惊喜的是 MacBook Air 的声效。立体声扬声器带来了两倍于前代产品的低音范围,以及提升了 25% 的音量。更宽广的立体音效在用户听歌或观看影片时,能营造出相当不错的体验。如果你经常使用电脑版微信进行工作通话,三麦克风阵列也是一个不错的提升,让声音更加优质。
真正反映到生产力上,我们使用这台 MacBook Air 进行了大量重度工作测试。当我们进行视频剪辑超过 20 分钟时,风扇声比较明显;而当我们在做日常基本的文本工作或制作 PPT、播放电影等,它表现优异,甚至我们简单地使用 Photoshop 处理图片,散热都非常不错,基本感受不到明显的机身烫感,这和新 MacBook Air 的核心定位非常匹配。而与散热的中规中矩相比,更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续航能力,当我们日常办公使用它时,它的续航甚至让我们觉得超过了 13 寸 MacBook Pro。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新 MacBook Air 仍然会被作为首选换机考量。它为 MacBook 的入门款奠定了新的标杆,尤其是让那些并不需要使用电脑进行大量重度工作的普通学生和上班族找到了最平衡的选择。
【CNMO新闻】据报道,苹果公司可能正在开发一款更大的15.5英寸MacBook Air,以取代目前的15英寸机型。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 (DSCC)的分析师Ross Young最近透露了新信息,
6 月 7 日凌晨,苹果在 WWDC 2022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全新一代的 MacBook Air,为喜欢轻薄体验的用户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在这一次发布的新款 MacBook Air 上,最引人瞩目的相信就会是这枚 M2 芯片了。不同与此前
IT之家 7 月 2 日消息,苹果此前在 WWDC 上发布了搭载最新 M2 SoC 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几天前这款笔记本电脑开始提供给测试者测试。本周,YouTuber MaxTech 将新的 13 寸 M2 MacBo
惠普星14笔记本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了,虽然这是一款商务范十足的超薄本,但是由于搭载了酷睿i5/i7处理器和满血版本的MX 150,让它在性能上也有亮眼的表现。现在IT之家也拿到了这款笔记本,接下来就通过测试来看一下这款“全能本”性能表现如何
近几年来,专业创作本作为生产力工具一直备受市场欢迎,而华硕ProArt 创16则以其独特的华硕旋钮实现了丰富的创作功能,在创作本中独树一帜。在去年,ProArt 创16就以出色的性能和设计以及专业的屏幕素质给创作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第1
万元以内游戏本是各大PC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产品花样之多让人挑得眼花缭乱。如果有哪个PC厂商恰好掌握了让年轻人掏钱包的秘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华硕天选了:它是7-8k价位的高性价比满血游戏本,也是目前同价位最早能买到的RTX4060满血本。
不知从何时起,身边用折叠屏手机的不再只是媒体老师,在咖啡厅、飞机、商场里,越来越多地方都能看到折叠屏手机用户的身影。去年,vivo推出了自家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XFold,凭借全能的定位,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而差不多一年后的今天,
前段时间,网上终于曝光了BMW全新2023款9系旗舰车型的部分情况。数张官方美图与6.6T V12涡轮增压发动机等信息一经披露,立刻在“车圈”里引起不小的轰动。不过,不仅是BMW的9系“姗姗来迟”,另一家国际品牌的“9”系也着实让我们等了好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已是笔记本电脑的最后上升期,今年第一季度笔记本电脑销量同比下跌7%,到了第二季度,同比下跌幅度提高到15%。毫无疑问,消费者的远程办公需求逐渐降低,市场已经出现了饱和情况,疫情带来的
对于游戏党与内容创作者而言,他们在挑选笔记本时除了关注硬件、性价比外,更对于处理器极限性能与能效表现、显卡是否直连、内存、SSD扩展空间均有诉求。而今天评测的神舟战神T8游戏本,有着酷睿12代-H标压系列处理器加持,该系列U不仅有最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