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3:52:15 | 浏览:838
人工智能(AI)的发展,让机器替代人工的新闻越来越多:
从2020年双十一开始,淘宝将逐步启用机器人送快递,因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熟。
在家用轿车之后,特斯拉发布了纯电动无人驾驶卡车,未来AI将全面取代司机。
亚马逊和阿里都搞了无人商店,超市门口扫码收钱的阿姨没了,拿货直接走人,钱从支付宝上自动扣。
就连医生、律师、记者这些专业能力要求高的工作,都可以用AI高效完成。
人们越来越担忧,我们今天的工作会被AI取代吗?人类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在《机器新脑》这本书中都有解答。
01
人工智能是如何被发明的?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人脑的认识都停留在想象阶段,直到19世纪70年代神经元染色技术的出现才开启了现代神经科学。
人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元,这个数量超过整个银河系所有恒星的总数。如果以集成电路作类比,2019年华为海思发布的ARM架构手机芯片“麒麟990”,晶体管数量103亿。
单比复杂度,手机芯片刚勉强达到人脑十分之一的水平。
再对比性能,每个神经元平均有5000个突触连接着其他神经元,每秒可产生约1000个脉冲信号。
如果把每次神经信号传输等价为一次“计算”的话,人脑的最大计算能力是50亿亿次,换算成衡量CPU性能的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相当于5亿GFLOPS。
就算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5000万GFLOPS的恐怖算力,也只有人脑的十分之一。
大脑中不同的数据分布在千亿个神经元组成的庞大网络中,彼此之间相互连接,这就是大脑的底层原理——神经网络。
神经元的结构很简单,中间一只球形的细胞体,一头长出许多细小而茂盛的神经纤维分支(称为树突),用来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号,另一头伸出一根长长的突起纤维(称为轴突),用来把自己的信号传给别人。
神经元运作的原理可以抽象为一个水桶,当树突灌进足够多的水(信号),使得水位上升到足够高(阈值)时,轴突这根水管才会喷发出水来(激发),而喷出来的水流进了下一只水桶(传输)。射完后,水位突然下降,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再次喷射(不应期)。
用计算机也可以模拟神经网络模型,哪怕一个神经元也可以当作一个决策系统。
比如出去吃还是叫外卖,这个决策模型通常取决于3个因素:下雨吗?远不远?和谁去?每个因素可以根据程度不同,用一个小数表示。
比如第一项因素:X1=1.0代表晴空万里,X1=0.5是多云转小雨,X1=0代表瓢泼大雨,其他因素依次类推,最后设置阈值T=5,只要输入总和大于T值,就决定出去吃;否则就叫外卖。
只要有足够的神经元,只要这些神经元组成足够多的层级,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模型参数,神经网络可以把任何输入变成任何输出。神经网络的潜力远远超出基于逻辑门电路的传统计算机。
用硅晶和电力运行的机器版神经网络,可以模仿依靠生物细胞构成的大脑版神经网络,只是现在大部分情况下还没能超过大脑的实力,但这孕育了无限的潜力。
02
玩世界上最难的游戏,机器比人强吗?
围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的游戏,因为下围棋共有种可能性,无异于探索思维的宇宙。
2016年“阿尔法狗”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以4:1比分结束。这一刻标志着,从五子棋、魔方到象棋、围棋等一切智力游戏,人类已经没有一项是机器的对手。
仅半年后,最新版本的AlphaGo——Master战胜了十多位中韩世界冠军,取得了60连胜。
这一切源于2014年,谷歌收购位于伦敦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一年后AlphaGo诞生。
AI是怎么下棋的呢?
从最简单的井字棋为例,第一步共有三种走法,对于这三种走法中的每一种,对手又会有各种应对结果,从而产生更多数量的棋局。
电脑只需要一步步计算下去,把每种局面都推演一遍。井字棋总共只有26830种棋局,电脑很容易将每一种情况都推演到底,并记录下输赢结果(穷举),下棋时尽量选择自己能获胜的分支就可以了。
而国际象棋有64棋格,电脑每往下推演一个回合就要计算一千种可能的情况,每多推演一个回合计算量就会增加一千倍。无论什么样的超级计算机,都扛不住这样指数级增长的庞大计算量。
而这就用到了评分算法,对每一种棋局进行优势评估,并得出量化的分值。AI不需要知道究竟走哪步棋能赢下比赛,只需要知道现在走哪步可以使得下一步的局面评分最高(优势最大)即可。
而AlphaGo并不是用国际象棋一样的评分算法下棋的,它是在用人类的方法下棋——学习。
第一步是模仿人类。
把3000万步海量人类棋局做样本,训练出一个可以模拟人类下棋方式的深度神经网络,学会人类的思维模式,根据棋局的变化主动变通。
第二步是自我进化。
用随机的方式AlphaGo一天和自己下100万盘棋。随机的次数越多,偶然的成分越少。
AlphaGo不断探索棋盘上每一点、每一步的胜率,而在下一次模拟中,更加频繁使用那些已知胜率较高的走法。每一次模拟后,AlphaGo都会比上一次聪明一点,这就是进化。
而在Master横扫人类后,DeepMind开发最新版AlphaGo Zero,尝试在没有模仿人类的前提下,用自我迭代的方式,从零开始进化,纯靠自我博弈。40天后,它超越了过去所有版本AlphaGo,成为当之无愧的围棋之神。
很多人已经感受到,未来被AI支配的恐惧。
DeepMind官网披露的下一个项目DeepMind Health,它能够检查肾病病人的验血结果,并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可以通过普通X光片,自动检测患者是否患有早期乳腺癌。
一切职业做的事无非是学习和决策,没有什么在理论上不可能被机器取代的职业。谷歌和DeepMind团队的目标就是,研发解决一切问题的“强人工智能”。
03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命运将何去何从?
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的高科技密集地区,被一个神秘的连环杀手频繁袭击。
炸弹狂魔一共寄出16枚炸弹,炸死3人,炸伤23人,但破案一直没有任何线索。直到1995年,连环杀手要求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他描绘了工业社会发展带来的悲观结局,他认为强人工智能会统治世界自主决策。
“随着社会及其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人们会让机器替他们做更多的决策,仅仅因为机器作出的决策会比人做的决策带来更好的结果。
最后,维持体系运行所必需的决策已变得如此之复杂,以致人类已无能力明智地进行决策,机器实质上已处于控制地位。人们已无法把机器关上,因为我们已如此地依赖机器,关上它们就等于自杀。”
炸弹狂魔叫卡辛斯基,他后来被逮捕判终身监禁。但二十多年后,他的预言已经逐渐变成现实。我们能在网上搜索信息,但能搜到什么,不能搜到什么,是由搜索引擎的算法决定的。
我们在购物网站上看到的商品,是机器根据我们的浏览偏好数据生成的。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看到的信息世界,就是机器造出来给你看的世界。
很多人觉得,目前我们是能够关掉机器的,但我们已经越来越不愿关掉机器了,我们已经严重地依赖互联网。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变得真的不能关掉机器,淘宝这样级别的大型互联网服务的背后,是上万台乃至百万台服务器集群构成的云计算平台,一台服务器宕机不会对网站整体造成任何影响。
如果把云计算平台和能源系统对接到一起,让机房学会自己发电、充电、维护、升级,那么即使想关掉机器,机器也不会让我们关。
如果真到了“人类的命运全凭机器发落”的时候,我们完全无法预知,这种智力无限超越人类,而基因上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物种,究竟会如何对待我们。
而眼下机器正在取代人类的工作,司机、售货员、股票交易员、推销员、搬运工、医生、记者、律师这些职业,已经成为濒临灭绝的高危职业。
从长期看,只有在某学科天赋异禀、深耕前沿领域的“专才”,和学习能力超强、十八般武艺融会贯通的“通才”,才能够在弱人工智能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继续发展人工智能,我们会被机器取代,而如果停止发展,我们就会被那些发展人工智能的人取代。
为了争夺巨大的竞争优势和丰厚的利润,世界各地正在爆发军备竞赛般的技术热潮。
无论前方是刀山还是火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地奔赴新世界。因为对于我们,落后无异于死亡。
那个属于人类的真正命运,是由我们自己亲手写就的,而它尚未注定。
作者:洋葱,精读读友会会员。一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女子,想和你一起深度思考,改变人生
这个话题实在不好聊,但如果人们习惯性地列出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遇到一些事情的选择的话,应该会发现人类还是喜欢人类。有些人类之所以讨厌人类的原因在于看到其他人类的一些缺点。可能有些人没想过一些事情:完美的世界并不考验人。你一切的恶只是隐藏了而已。
6月11日,百度发布了首款自有品牌智能音箱“小度智能音箱”,并由拥有相当数量中产粉丝的蔡康永进行代言,售价249元,尝鲜价89元。本次新品发布百度实现了两个“第一”,一是首次发布自有AI硬件产品,一是首次启用大众偶像代言。这标志着百度AI在
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很多网友大概和小编一样,平时回到家可以不开电脑,但不用手机是万万不行的。不过智能手机固然强大,但也需要一些小配件来帮助发挥出完美的性能。一些很便宜的配件往往可以大大提升手机的使用体验,所以今天
就算你不咋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这两个月可能也被ChatGPT的新闻给刷屏了。会讲笑话会写文,能上考试能写诗,写剧本写论文写歌词样样精通...ChatGPT发布的这三个月,全人类都目睹了一个AI程序究竟能聪明到多离谱的程度。ChatGPT是由O
AI的通俗解释就是人工智能,是计算机领域的其中一环,通过技术拟合人类的思想及反应来制造智能设备。在当前,主要研究对象为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如智能音箱,就是设计语言识别。AI是人类思考方式的另一种展现我们可以
摘要: 研究人员和制造商正在培训机器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学习和处理复杂的任务,但是所能实现的功能还远远未达到人们期望机器人达到的目标。现在人工智能的定义比以前更广泛,这可能会造成一些混乱。 在人工智能 (AI) 领域工作了数十年的研究人员和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在图片处理领域这块,AI刷的存在感越来越多。早前笔者就介绍过AI无损放大图片、AI去除马赛克、AI自动给线稿上色之类的玩法,现在,又有人给笔者推荐了一个AI黑科技——黑白照片一键变彩色。AI在图片处理领域频频刷存在感,就算
AI无疑是近年来最为火热的科技和行业关键词之一。有人说,AI正在引领着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正在悄然终结,取而代之的,是AI时代。也有人对AI的普及表示出担忧,认为AI是人类思维的替代品,它将取代人类大脑,甚至最终征服人类。对于当今社
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逐渐壮大的现在,过去的人们绝对想不到未来有一天,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自动扫地机等人工智能产品真的落地实现了,在便捷生活的现在,人们又能开动脑洞想到些什么样的未来场景呢?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科幻未来,万变不离其宗的一定是算法的
■本报记者 徐晶卉 张天弛从识别甲骨文到辨认难度系数更高的钟鼎文,写诗、作画的艺术修养也大大提高;网络诈骗陷阱面前,“反诈盲盒”层层“解套”更加聪明……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拉开帷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年不见,人工智能(AI)又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