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6 14:04:04 | 浏览:152
有了这张“神器”
还来得及学习的AI知识的,可以找到学习的门径,成为AI产业的高级人才。
来不及学习的(此处应有一个痛苦的表情包,但是所有表情包都要版权,我们作为负责任的公号,不干那侵权的事,放段文字,大家脑补一下吧),可以简单了解AI,尽快磨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在短期内)无法被AI取代。
以上两点都无法做到的(此处应有一个更痛苦的表情包,但还是没有,请大家再次自行脑补),可以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至少知道自己的岗位为什么就被AI取代了,当个“明白鬼”…………
这张“神器”就是
“人工智能地图”
这张图厉害了,一图全揽AI的历史与未来,可以让你了解AI的理论与应用。
这张图共分3个方面,9大方向、92个模块、389个知识点!
今天主要说说第一个方面,AI的发展历史。
概括地来说,AI发展至今的历史,可以分为三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这一阶段AI刚诞生,基于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已经出现,符号主义(Symbolism)快速发展,但由于很多事物不能形式化表达,建立的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随着计算任务的复杂性不断加大,AI发展一度遇到瓶颈。
2、第二阶段(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末)。在这一阶段,专家系统得到快速发展,数学模型有重大突破,但由于专家系统在知识获取、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开发成本高等原因,AI的发展又一次进入低谷期。
3、第三阶段(21 世纪初——至今)。随着大数据的积聚、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AI在很多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AI迎来了又一个繁荣时期。
在AI发展的这60年间,涌现了无数的天才人物与标志性事件,篇幅所限,小编在这里列举一二:
艾伦·图灵(Alan Turing,1912-1954),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诸多贡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测试,至今每年都有图灵测试的比赛;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1954年,图灵把一个泡过氰化物的苹果咬入口中,告别世界,享年41岁,而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被认为是苹果公司logo的来源。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1927-2011),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他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
马尔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927-2017),曾经影响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界几十年的争议性天才人物,他是首批机械人手臂、世界上首位神经网络模拟器Snare、世界上最早能够模拟人类活动的机器人Robot C的创建者。
亚瑟·塞缪尔(Arthur Samuel,1901–1990),IBM先驱研究员,他在1959年提出了“机器学习”的概念,机器学习将传统的制造智能演化为通过学习能力来获取智能,推动人工智能进入了第一次繁荣期。
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16~2001),他与另外两位学者在1956年成功开发了世界上最早的启发式程序“逻辑理论家”(logic Theorist)),从而使机器迈出了逻辑推理的第一步。他也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高奖——图灵奖(1975年)与经济学领域最高奖——诺贝尔经济学奖(1978年)双料获得者。
深蓝(Deep Blue),IBM公司生产的一台超级国际象棋电脑,1997年,它击败了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
阿尔法围棋(AlphaGo),由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开发,2017年,它击败了围棋世界冠军柯洁。
2016 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等国家纷纷发表了各自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将人工智能提高到了国家竞争战略的高度!
这张神器刚一面市,就已经“洛阳纸贵”,同时有八位业内大咖鼎力推荐!
(此处是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片中“八位一起,何其壮观”截图,大家脑补~~~)